曾经在一年级入学的面试上,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更喜欢妈妈还是爸爸?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爸爸。”“为什么?”“因为妈妈打过我。”
尽管这样幼稚的回答并没有影响我入学,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又可气,我真是愚蠢,幼稚至极,因为现在我懂得了,打,也是一种爱。读完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我的心在颤动。这是一篇以母亲的口吻讲述自己打孩子时纠缠矛盾的心理的文章,字字句句充满着一个母亲那种脆弱而又无奈的感觉。作者从不忍打孩子,到狠下心来殴打孩子,她的心经过了一次怎样的煎熬!尤其当我读到那句“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自问,正体现出一位母亲那样小心而又狠心的爱。我的母亲确实打过我,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
我走投无路地躲到了床上,我的母亲走到床前,咬紧了牙,手无情地拍在我的身上。我想反抗,但这只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我只能哭,希望博得母亲的同情与怜惜,可她却转过身走出了房间。那种无助、畏惧、仇恨的感觉在我的哭声中一次次地发泄,她却没有半点不忍,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那天中午没能吃饭而是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自责、反省,我却全然不知,更不懂。也许正是那次挨打,我懂理了自立,不能什么都靠别人,而要先靠自己。我不再也不敢蛮横,小心翼翼而又充满畏惧而对母亲,不敢再在母亲衣服上乱涂乱画,更不敢在别人面前提起母亲半点不是,殊不知,从这些不敢中我渐渐学会了尊重。
毕淑敏这篇文章中的一个细节描写同样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对打人方法的叙述,她从不用戒尺,鸡毛禅子打孩子,而是用手,用手来遭受和孩子一样的疼痛,这种爱,正可谓是细微见真情,我的母亲也未用打人工具来打我,即使每次拿出又长又粗的棍子来吓唬我,最后也还是亲自下“手”,这种细节大概只有母亲自己最清楚。如果现在问我那个问题,我一定说“都喜欢”。
我已经能够感觉到,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打也是爱,它是爱的另一种方式,正因为有了打,我才会毅然隔绝了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它让我走向人生的正确道路。不到于今后遭受他人甚至社会的批判、轻视、责罚。在感恩中成长,感谢所有对我好的人,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我更要感谢那些打过我,希望我好的人,是他们让我的人生更有拘束力和方向感。是的,毕竟打与不打都是爱,打是爱的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