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母亲,独立承担着抚养孩子的责任,且收入微薄,其艰辛可想而知。她省吃俭用,附加劳动,为的是不让孩子有不同于别人的自卑情结;她照顾周到,事无巨细,为的是能够弥补孩子缺失的爱;她小心呵护,尽力满足,不知道怎样做才算尽到了一颗做母亲的心。
然而,她总是失望地发现,事事事与愿违:孩子瞒着她上网玩通宵的游戏;不管她几点下班,等待她的都是冷灶空碗,孩子不会做,即便是最简单的饭菜;她气急拿起笤帚没拍几下就被孩子抢下来扔到外边,她不敢再打,甚至不敢说重话,怕把孩子逼跑了。
今天中午,接待了一位家长,这位母亲让我既同情又恼怒,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生怕得罪儿子的心态溢于言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赶到学校向老师寻求办法,但又很怕不能奏效反而惹恼儿子,同时又担心不听老师建议而导致更坏的结果。她小心地斟酌着语言,想要咨询到一个最佳的办法。无奈,我只好放弃与之沟通交流以达成统一意见的想法,直截了当地指出她如此娇惯最终可能出现的后果。她不安地听着,下了很大决心地点点头,但最后还是把孩子找到我面前,让我唱黑脸,她唱红脸,完成了对孩子的一番教育。
这位母亲走后,我很是感慨了一番。可怜又可悲的母亲啊,她心里装的都是儿子的一切,唯独没有自己。她以为这样才算对得起缺失爱的孩子,才算多少弥补了自己的愧疚。殊不知,在凡事都不需自己操心都不受一点儿委屈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会心存感恩的,是想不到母亲为此所付出了多少辛苦的。他只会没来由地增加无理的要求,会因母亲越来越满足不了的欲望而心生怨恨;越是这样的环境,越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越要让他懂得心疼母亲,越要让他不把自己的缺失当成索要的筹码啊。
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能够把孩子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既不娇宠也不放任,该扶的时候扶,该放的时候放呢?
父母跟孩子之间要多沟通,不能有代沟,有代沟就很糟糕了,彼此都不知道彼此心里想的是什么,就会导致都不说,什么都不讲,彼此都不了解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