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
焦头烂额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