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威的成语

有关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草木知威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扬威耀武见“扬威曜武”。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威武不能屈威武:武力。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扬威曜武炫耀武力,显示威风。《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武力;贱:地位低。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狐假虎威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恩威并重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畏威怀德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恩威并用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耀武扬威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节威反文节:节制;威:威力,威风;反:同“返”,归还。节抑威强,复用文理。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威震天下威:威势或威望。震:震动。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祥麟威凤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
恩威并行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威凤祥麟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宋书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 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威尊命贱威:威力。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指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唐·李华《吊古战场》:“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恩威并济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官不威,爪牙威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凛凛威风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游行示威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行示威,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
社威擅势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威风扫地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赵树理《三里湾》:“要是完全听他的,以前的威风扫地,以后就再不得为王。”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威望素著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宋史 宗泽传》:“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并威偶势指聚集声威势力。《三国志 魏志 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官不威,牙爪威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威信扫地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狮威胜虎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怀德畏威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威迫利诱既用暴力威胁、诱惑;又用名利强迫。指软硬兼施。诱:诱惑。宋 王灼《颐堂文集 卷三 李仲高石君堂》诗:“利诱威胁拟夺去,仲高誓死君之侧。”
狐藉虎威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打下马威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名曰打下马威。”
克爱克威《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爱克威”谓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宣威耀武耀:炫耀;武:武力。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咫尺威颜同“咫尺天颜”。宋·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联翩人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
杀威棒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恩威并著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
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八面威风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威武雄壮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下马作威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威胁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在他的威胁利诱下,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鬼混下去。”
作威作福作威:横行霸道;作福:奢侈享乐。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现形容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扬武耀威见“扬威曜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赫斯之威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威刑肃物以严刑使人恭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蓄锐养威蓄:积聚。积蓄锐气,蓄养威力。《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威凤片羽由一根凤羽而显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或珍贵难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断。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诗话·费鹿峰诗笺》:“泛然酬应之作,犹是七子遗响,集未必存,威凤片羽,亦不可轻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