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名的成语

有关名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名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名士风流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大名鼎鼎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名山大川著名的高山和大河。《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出师无名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臭名远扬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名重一时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臭名昭著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显亲扬名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远近驰名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达木汀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
莫名其妙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还有学生卫兵,女子精武军,及男女赤十字会,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名扬四海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指名道姓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元 曾瑞《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屡次束装而回。”
巧立名目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重气狥名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正名定分辨正名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功成名立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
名列前茅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顾名思义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驰名中外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冒名顶替冒:冒充。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阿世盗名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不务空名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士绅名流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特别对于中间分子士绅名流,尤为重要,过去我们同志对进步分子都团结不好,对他们更差了。”
名倾一时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望子成名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却说安老爷到了公子引见这日,分明晓得儿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功名富贵指升官发财。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身名俱灭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
钓名欺世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清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扬名显姓扬名天下,为父母增光。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赍发呵与那个薄弱书生,兀的不扬名显姓,光明动朝廷。”
责实循名按其名而求其实。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名扬天下形容名声极大。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先秦 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
无名之朴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正名责实正:端正。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宋·岳飞《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
名不副实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变迹埋名迹:痕迹,踪迹。改变行踪,隐蔽姓名。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都归欲界,轻财任侠,也属微尘,虽已变迹埋名,还要弃家访道。”
名垂后世好名声流传的后代。《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征名责实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陈书宣帝纪》:“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责实,取宁多士。”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无所表见,至洪班则声名鹊起,班中人称为戏忠臣。
分文不名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揽名责实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考功名》:“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烦,揽名责实,不得虚言。”
改名换姓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功不成,名不就就:成。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名闻遐迩遐:远;迩:近。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功名利禄名利地位。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