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
![力能扛鼎](/d/file/titlepic/chengyu5630.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例子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清 顾复《平生壮观 米芾》)
基础信息
拼音lì néng gāng dǐng
注音ㄌ一ˋ ㄋㄥˊ ㄍㄤ ㄉ一ㄥˇ
繁体力能摃鼎
感情力能扛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 指手画脚(意思解释)
- 黑眉乌嘴(意思解释)
※ 力能扛鼎的意思解释、力能扛鼎是什么意思由飞鸟成语网- 成语大全-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造句-成语出处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流离琐尾 |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